秉持著深耕台灣原生民主的信念,我們在 2021 年推出《獨立村里長建校行動》,累積了「當里長」與「當里民」兩種向度的 know-how 之後,這次我們走得更深,推出了新的《獨立村里長繁星計劃》,串連台灣各地青年返鄉選村里長。
你可能會好奇,選舉這麼麻煩,我們為什麼這麼「厚工」( kāu-kang),又是建校,又是繁星?是什麼動機讓我們踏入選舉政治的深水區?
這是因為我們相信,台灣值得選出透明、負責任的村里長。
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產物,它就像一項「產品」,需要買家消費投資,提高商品的需求與價值,也提升產品的品質。有投資,才會發展、才能增值。投資不外出錢或出力,如果我們自己不能投入參選成為優質候選人,那就當個「民主投資者」,透過每一張「股票」支持這些獨立候選人在基層深耕民主,每一分投資都在增值台灣的未來。
透明,是民主的防腐劑
講到台灣地方政治,你第一個感覺是什麼?為什麼今天談起台灣的地方政治,我們總會有綁樁、受「有力人士」操控、骯髒黑暗……的負面印象?我們認為這是因為在我們看不見、不知道的地方,有人操縱著政治。面對這樣的局面,我們提倡的解方是讓政治攤在陽光下,讓更多人了解政治資源從哪裡來、花到哪裡去,才能重建政治信任。
一直以來,村里長作為台灣民主最基層的民選代表,所受到最嚴重的質疑就是成為「綁樁工具」,加上村里長選舉長年未落實開立公開透明的「政治獻金」,村里長生態宛如不會流動的混濁積水,台灣民主難以養成健康體質。
但究竟,村里長是被誰綁架?我們有沒有機會阻止這項不當利益連結的發生?如果透明化利益連結的流向,我們就能監督、有機會拒絕、做出不同的選擇,就有機會讓基層民主真正發生。
所以,我們選擇以透明化選舉資源,來達到「民主防腐」的效果,這就是為什麼我們推出公開政治獻金的村里長候選人連線。
我們希望用公開透明的方式證明,村里長,一樣能獨立參選。
青年鮭魚返鄉,活化地方政治
村里長的第二大問題是僵化,由於沒有連任屆數的限制,加上超過六成的同額競選比例,導致輕鬆連任的萬年里長所在多有,平均年齡甚至來到 58 歲,成了台灣民主制度的另一項「奇蹟」。
僵化的位置造就固著的利益連帶,也許村里長們「自然而然」地形成偏好照顧熟識村里民的現象,和村里長沒有交情的村里民可能連村里長在哪裡都不清楚。所以,鼓勵更多元的新一代投入村里長基層選舉,形成職位流動,才能活化里長、活化基層政治,才有機會形成公平多元的地方政治文化。
所以,我們以行動破解村里長成為海枯石爛的職業,讓這項服務地方的工作成為年輕人投入職場的最佳歷練,流動的帶來新氣象與新方法,也為地方政治帶來新活水。
「我的志願」不在遠方,而是家鄉
從小寫下「我的志願」時,似乎志向與抱負總在遠方。但是,如果理想就在家鄉呢?
即使台灣面積不大,但是城鄉差距卻確實的存在著,許多離鄉背井去到城市發展的人們都抱著還鄉回家的夢想,如果能回到地方,帶給鄉親更好的生活,也同時改善了自身的生活環境,何嘗不是理想政治的實現?何況經過科技的提升,越來越多的工作不需要集中在城市,回到家鄉改變城鄉差距,讓台灣更多地方成為適合居住、讓更多人擁有美好的生活,正是參與政治的意義。
所以,我們認為回到家鄉參與村里長選舉,正是實現政治志向的最佳所在。
來看看我們的民主防腐劑:《獨立村里長繁星計劃》候選人公約
- 依政治獻金法設立政治獻金專戶,供募資所得款項匯入帳戶。
- 忠實記錄競選期間收支,並公開至監察院政治獻金公開平台。
- 獨立行使權能,不受地方派系、利益組織、黑道力量所控制。
- 願意創新解決地方問題的方式,為基層政治注入活力!
民主是人類政治文明的產物,它就像一項「產品」,需要買家消費投資,提高商品的需求與價值,也提升產品的品質。有投資,才會發展、才能增值。投資不外出錢或出力,如果我們自己不能投入參選成為優質候選人,那就當個「民主投資者」,透過每一張「股票」支持這些獨立候選人在基層深耕民主,每一分投資都在增值台灣的未來。